市區(qū)最大濕地公園——丁塘河濕地公園開工
估算投資3.6億元,計劃年底開園;表現(xiàn)形態(tài)將融入馬家浜文化元素
本報訊 記者昨天獲悉,市區(qū)最大的濕地公園——丁塘河濕地公園已正式開工建設,計劃年底開園。
該濕地公園不僅展現(xiàn)水流潺潺、青萍漂浮、蓮影搖曳的濕地景觀,還將融入桿欄式建筑、石斧石器等馬家浜文化元素。
丁塘河濕地公園項目是我市今年的重點工程。該公園位于戚墅堰區(qū),選址在龍城大道與大明路交叉口西南角,北至龍城大道,南至東方西路,東臨大明路,快速公交B2線可以到達。規(guī)劃用地面積250070平方米,比紫荊公園略大。
市園林設計院設計室主任季小玲介紹,該公園選址上2/3的面積都是地勢較低的洼地、魚塘、鴨塘等,所以在設計過程中被定位為城市濕地。公園建設過程中,除將保留地塊原有的蘆葦?shù),還將種植水稻、細葉芒、斑葉芒、蒲葦、血草、銀邊芒、美人蕉等多種濕生植物。為讓游客從不同角度欣賞濕地景觀,將建伸入濕地的木棧道。
季小玲說,考慮到公園地塊南側(cè)不遠處是“丁堰果園遺址”,屬于馬家浜文化晚期的新石器時代。所以,公園設計時,還將桿欄式建筑、石斧石器、穴居等馬家浜文化的元素融入公園公共建筑、園林小品和道路鋪裝中。該公園有3個供游客休憩的“休閑小站”,每個約100平方米。另外,建設一個外形看上去像木樁隨意堆砌而成的公共建項,地上地下兩層,每層500多平方米,這個表達“穴居”概念的公建將展示“丁堰果園遺址”考古發(fā)現(xiàn)的一些文物。
該公園建設過程中還保存了地塊原有的雙贏機床廠廠房,將充分利用老廠房的框架結(jié)構(gòu),通過植物懸掛等方式,并在廠房中引入溪流,營造現(xiàn)代休閑空間。
丁塘河濕地公園估算總投資約3.6億元,其中含征地拆遷費用。(瑾亮 李佳)
鏈接:馬家浜文化
馬家浜文化是中國長江下游地區(qū)新石器時代文化,因浙江省嘉興縣馬家浜遺址而得名。主要分布在太湖地區(qū),南達浙江的錢塘江北岸,西北到江蘇常州一帶。據(jù)放射性碳素斷代并經(jīng)校正,年代約始于公元前5000年,距今7000余年歷史,到前4000年左右發(fā)展為崧澤文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