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臺灣省著名詩人余光中12月14日病逝,享年90歲。余光中1928 年出生于南京,祖籍福建永春。因母親原籍為江蘇武進,故也自稱“江南人”。余光中從事文學(xué)創(chuàng)作超過半個世紀(jì),馳譽海內(nèi)外,一曲《鄉(xiāng)愁》在全球華人世界引發(fā)強烈共鳴。為了紀(jì)念他,此次“閱讀與成長”專門介紹部分館藏的余光中作品。
鄉(xiāng)愁
主要收錄了余光中的算命瞎子、舟子的悲歌、昨夜你對我一笑、祈禱、珍妮的辮子、新月和孤星、西螺大橋、招魂的短笛、新大陸之晨、呼吸的需要、我之固體化、我的年輪等詩歌。
左手的掌紋
“右手寫詩,左手寫散文”,這是文壇對余光中公認的形容。散文集《左手的掌紋》選其作品五十多篇,有短到數(shù)百言的小品,也有長逾萬言的巨制;有純粹的抒情文,有夾敘夾議的雜文,還有不折不扣的論文。無論篇幅與文體都不拘一格。這些散文或記海外見聞,或?qū)懽x書雜感,或?qū)懹蛲庥污,或(qū)懭饲槭拦,或抒思鄉(xiāng)懷人之情,內(nèi)容廣泛,不拘一格,展示了余光中散文創(chuàng)作的多方面的藝術(shù)才華。
分水嶺上
書以《分水嶺上》為名,表示在那之前,作者的文集常將抒情文與議論文合在一起,但從此涇渭分明,就要個別出書了。這本評論集,評析內(nèi)容包含新詩、古典詩、英美詩、白話文、小說、綜論等,雖為特殊場合而執(zhí)筆,卻十分認真寫成。
青銅一夢
本書集結(jié)余光中近年來發(fā)表于各大副刊雜志的經(jīng)典散文,從山東、金陵寫到美國、俄羅斯,世界地圖就在他的腳下;對前賢舊友的追憶,句句真誠感人;追憶兒時趣事,幽默自不待言。本書曾獲《聯(lián)合報》文學(xué)類最佳書獎。
望鄉(xiāng)的牧神
是作者壯年的代表作。從《咦呵西部》到《地圖》,五篇新大陸的江湖行,字里行間仍有他當(dāng)日的車轱轆印,印證他“獨在異鄉(xiāng)為異客”的寂寞心情。至于后面的十九篇評論,有正論也有難文,有些是檢討現(xiàn)代文學(xué)的成敗,有些則是重認古典文學(xué)的特色與價值,見證他正走到現(xiàn)代與古典的十字路口,準(zhǔn)備為自己的回歸與前途重繪地圖。
聽聽那冷雨
是作者四十三歲到四十六歲之間的文集,其中的二十八篇文章,從抒情的《聽聽那冷雨》到幽默的《借錢的境界》,從書評、序言到詩論、樂評,都是他第三次旅美回臺以迄遷港定居之間的心情與觀點!堵犅犇抢溆辍芬黄L(fēng)行兩岸,多次選入中國臺灣省及大陸的課本及散文選集。
逍遙游
共二十篇文章,論篇幅則長短懸殊,論文體則兼具知性與感性,論寫作地點則遠隔重洋。前十二篇知性文章里,有《象牙塔到白玉樓》《剪掉散文的辮子》《從靈視主義出發(fā)》一類的長篇正論,也有《迎七年之癢》一類的雜文和《偉大的前夕》一類的畫評。后面八篇作品則全為抒情散文,有的略帶自傳而寫實,更多的是恣于自剖而寫意,比起正宗的散文來多一點詩情,比起詩來又多一點現(xiàn)實與氣勢。
青青邊愁
是作者中年的散文集,所收幾乎全是他香港時期前三年的作品,有的抒情,有的議論,有的是長文,有的是小品,《高速的聯(lián)想》、《沙田山居》、《尺素寸心》三篇抒情文,都常入選散文選集,甚至譯成英文或納入課本。評析戴望舒、聞一多、郭沫若、朱自清等民初作家的幾篇。傳入大陸以后,也曾引起不少的討論。
隔水呼渡
《隔水呼渡》是作者的純散文集。本集的十六篇散文里,游記占其十三。這樣偏重的比例為他以前的文集所無,似乎說明了他們夫妻好游成癖,而且愈演愈烈。除《古堡與黑塔》之外,本集的十幾篇散文都是作者四年來在高雄所寫。所記錄的地區(qū)除了中國臺灣省南部之外,更遠及英國、法國、德國、瑞士、西班牙、泰國。游記大半表現(xiàn)感性,但也可以蘊含知性。游記的知性包括知識與思考:名勝的地理與人文,是知識;游后的感想,是思考。
憑一張地圖
本書是余光中先生唯一的小品文集。第一輯“隔海書”是作者在香港為《聯(lián)合副刊》所寫的專欄,偏偏在那半年,作者再三離港遠行,所以雖皆小品,旅途的感慨亦多留痕。第二輯“焚書禮”,作者的觀點卻在中國臺灣省,大多面對著高雄和外面的中國臺灣省海峽完成。
日不落家
晚年作者一直寫作不輟,本書盡管沒有其他寫女兒作品的詼諧自嘲,戲謔笑傲,卻感慨更深,滄桑更長,不但對四個女兒更加疼惜,還加上對妻子善盡慈母之職的贊嘆,因此在人倫的格局上當(dāng)更為恢宏。
余光中散文精選/余光中著
收錄了《論天亡》《丹佛城》《山盟》《高速的聯(lián)想》《食花的怪客》《秦瓊賣馬》《朋友四型》《我的四個假想敵》《伐桂的前夕》《記憶像鐵軌一樣長》《另有離愁》等作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