俗話說得好,“壓力便是動力”, 壓力雖然產(chǎn)生于人們的消極信念和負性感受,但它也可以成為我們?nèi)松闹破,能激發(fā)我們的潛能,促使我們努力走出不利的處境,促發(fā)我們持之以恒挑戰(zhàn),產(chǎn)生沖向成功的動力。
貝佛里奇曾說:“人們最出色的工作往往在處于逆境時做出。思想上的壓力,甚至肉體上的痛苦可能成為精神的興奮劑。”從古至今便一直如此。野獸的侵擾使人類學會了使用火以及制造武器,決堤的河流給予我們啟發(fā),利用流水的動力建造起水電站,是轉(zhuǎn)換的智慧。這何嘗不是肉體及思想上的突破呢?上世紀五十年代,錢學森、鄧稼先等科學家在美蘇航天技術(shù)壟斷的全球格局下,肩扛巨大壓力,最終成就了“兩彈一星”。正是有壓力,才有了改革創(chuàng)新的動力,故能推動我國科技水平的發(fā)展。壓力是成功的路上必不可少的動力,現(xiàn)在的我們,萬萬不能當“佛系青年”,對任何事物都一副隨意的態(tài)度,不積極進取,確把之當成一種標配,而究其根源在于缺少了壓力和動力。
生活瞬息萬變,我們無法預(yù)測會面對什么樣的壓力,可我仍想像溪流那樣,縱然有巨石阻擋,也有涓涓細流奔騰不息,將壓力內(nèi)化成自驅(qū)力。利用適度的壓力,先為自己設(shè)置一個容易完成的小目標,切勿好高騖遠,之后逐步增加難度,提升自我的能力,同時告誡自己保持一個平和的心態(tài),克制住對于即時性滿足的渴望,不要過度苛求于眼前的舒適,而是要追求通過一段時間的努力來獲得讓自己欣喜的成就。當我們知曉生活的壓力卻依舊熱愛它,認識生活的陰暗面卻勇于擁抱它,自然能由內(nèi)而外的獲得生活的意義。
一帆風順的前途固然讓人艷羨,但汗水澆筑的腳印更值得傾佩。面對壓力,帶著它共生起舞,生活得以柳暗花明。